2025年9月22日上午,中埃工程实践创新项目(EPIP)应用推广研讨会在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隆重召开。本次研讨会以“赋能·融合·共赢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、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天津交通职业学院、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中埃院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、师生代表,共同探讨EPIP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。

会议由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闫福刚主持。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耿洁作主旨报告,题为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(EPIP)教学模式应用影响与展望》,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剖析了EPIP对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,阐述了通过真实项目工程的模式,培养学习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、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思维。

在主题分享环节,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鲁班工坊负责人Adel教授以“艾因夏姆斯大学鲁班工坊:过去、现在与未来”为题,诠释了以EPIP为内核的专业建设,回顾工坊建设历程,展望未来发展愿景。该校专业负责人Walid教授则围绕“鲁班工坊——闪耀的目标”,强调鲁班工坊及EPIP在埃及本土化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与长远目标。


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院长于海祥以《面向未来,贡献世界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(EPIP)教学》为题,系统阐述了EPIP的核心理念、实施路径及国际意义,强调其为全球工程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方案。

随后,于海祥院长向埃方教授赠送了《EPIP解析(英文版)》。该书凝结了中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、实践创新领域的探索经验,作为跨文化教育交流的“知识纽带”,将中国“知行合一”的教育理念与埃及本土人才培养需求有机融合,为两国师生搭建起常态化学习与研讨的平台。这不仅是对“赋能·融合·共赢”会议主题的生动践行,更标志着中埃职教合作从“经验共享”迈向“标准共建”,为全球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了“中埃智慧”与“可推广范式”,成为深化“一带一路”人文交流、培育新时代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里程碑。

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贾启阳分享了“基于EPIP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的应用实践”,具体介绍EPIP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中的创新应用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赵慧以“基于EPIP的《数控加工技术》课程教学实践”为例,展示该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。


会议期间还举行了2025埃及鲁班工坊大学生研习营结业仪式,中方院校领导为师生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。研习营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中方院校的感谢:“这次中国之行从技术实践与人文交流两方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,我们将把先进的实践经验和温暖的中埃情谊带回埃及,做中埃友谊与合作的桥梁和新时代的工程师。”

本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中埃双方在工程实践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也为未来EPIP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双方将进一步共同培育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,携手谱写“一带一路”职教合作与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。